回忆

当前位置: 回忆

我的中财故事 | 帧帧相片后的青春与情谊

发布日期:2020-07-19 | 来源: | 赞:

作者 黄飞龙
 

国际保险83级校友


 

 1983年11月,在学院宣传处黄宇光老师的推荐下,我从1984年1月起作为学生兼职担任院报校刊校编,1986年担任院报校刊编辑摄影编辑从那时至今日,从学院宣传处到广东校友会以宣传中财大校友为己任的通讯员,我写过数十篇有关中财人的报道,拍过数不清关于中财大校友题材的照片。
 


1983年至1987年黄飞龙担任校刊编辑和摄影记者

1986年担任校刊编辑和摄影编辑


 院报由黄宇光老师负责对挑选的稿件进行排版,之后便是送到校铅字印刷厂让两个工人拣字、拣完字以后先印出样张;我作为兼职校对人员对样张进行校对,一般要进行三校。我进行前二校,黄老师进行第三样即最后一校。一张院报2版一般需要2个排版工,一个人负责一个版面。那时的拣字工人真的非常熟练,我看他们几乎是闭着眼睛就能把所有的铅字拣出。但是在成千上万的铅字中挑拣字块,难免偶尔出错,而校对把关就是非常重要又耗费时间和体力的一件事情。我先拿着稿件,对着清样找出错字,再找到正确的铅字,去替换错误的铅字。但在校对时要删除几个字,那就比较麻烦,后面所有的铅字就一个个都要往前移动。

 印刷厂的铅分子扩散到空气中,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铅分子。如果长期吸入含铅的空气,超过一定的界限,会引起铅中毒。在那工作的人都会戴上口罩、穿上长长的蓝色工作服。听说他们有毒素补助,一个月是几元钱,这让我农村出来的学生很羡慕这份工作。我还带回宿舍许多铅字,用不干胶纸捆成印章,如“飞龙藏书”、“黄飞龙印”和“飞龙摄影”等,至今还保留着。

当年,黄宇光老师让我负责运动会(院报1986年6月5日第六版)的编辑和校对,这版报纸上刊登了我的其他文章——《全能姑娘孙振萍》和照片,在这一版我就用笔名“杨杨”或“本报通讯员”发表了照片《征服新的高度》、《搞保险同样需要好的体质》;此外,八四财政冀国强的报告文学《严与爱的二重组合》描述了我们的高等数学老师曹克明,让人印象最深。

《严与爱的二重奏》文章照片

黄飞龙校友精心挑选的诗

 因业余时间长期在院报编辑室做校对工作,黄宇光老师便在他闲暇时教会了我摄影和冲洗黑白照片的技巧。此后我经常为同学们照相洗相片。大学时代的青春里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快乐回忆,虽然这些珍贵的回忆难以用手抓住,用心记住,但是我可以通过镜头记录下这些形象,让青春得以保存下来,让美好得以记忆下来。1983年至1987年,一张张年轻、真诚、单纯、青春洋溢的脸庞,面对我的镜头,动作自然、笑容甜蜜,多少画面就有多少回忆,多少照片就有多少感染。学校操场里的每一条小树,都陪伴着我们的成长,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让我们深深地留恋,我镜头下的每一幅画面,都留下我们珍贵的倩影、青春的笑容,即使是同学们在操场上阳光照耀下的影子,也成了他们青春的回忆。在1986年末的中财院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时,几百位同学都投了有我名字的选票,据学生会当时的副主席柏学红(原我们国保83班头)透露给我,我的票数最多。那年幸运地与财院杰出人物张铁勋(财政83班)、王文广(会计83班)、刘央(国金84班)、刘红(国金83班)、梁勇(财政83班)、张志鸿(基财84班)、柏学红(国保83班)、游彩藩(经管85班)和林若庸(会计84班)成为中财院“十大新闻人物”之一。学生会和团委的评价是:《飞龙摄影》,在中财大家喻户晓,为方便同学摄影,丰富学院文化生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。


飞龙校友拍摄的老照片

十大新闻人物评选

 

2015年见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黄宇光老师


我骄傲的是,经常有校友给我留言,鼓励和感谢我、提醒和关心我。能给校友留下这么多的欢笑和快乐,记忆和往事……是我这三十五年来最愉快和幸福的事。

 



 中财大,是我成长的摇篮,中财大,是我甜蜜的梦乡;为母校出力服务,为母校添砖加瓦,是学子的本份,是学子的光荣。

故事STORY

服务SERVICE

学院南路校区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

邮编:100081

沙河校区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

邮编:102206

版权所有:中央财经大学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